English

重要新闻


与景观新楼有关的五个故事及畅想

李迪华


 尊敬的各位新同学、各位老师好:


    欢迎各位新同学!

    非常开心在今天的开学典里上最后发言。在新楼举办的第一个开学典上,完成组委会交给我做总结发言任务之前,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新楼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无障碍入楼。新楼的施工围挡拆除之后不久,我到新楼查看装修进展,发现建筑施工在前几天给楼门口做好了一级台阶。和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希望大楼主入口没有台阶。他们不认可我的想法,给我找了诸如施工图、卫生和防水等理由。后来户外环境施工中,在我的坚持下,实现了“零台阶”进楼的无障碍愿望。今天大家已经基本上熟悉了新楼环境,应该发现新楼还留下有各种瑕疵待改进,包括如楼梯间外露的暖气片、卫生间入口的“小坎”等等。为什么会有这些瑕疵,简单地说是做事不细,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是学艺不精,我们的设计和工程教育长期“目中无人”。大家知道学院的教育理念之一是“眼里有人”,第一个故事,希望这样的设计和工程教育状态会在学院的带领下更快得到改进。

第二个故事:阳光厅油画。第一次进入二层阳光厅,大家应该会立刻被西墙上四幅油画吸引!它们像是专门为这个大厅订制。实际上不是这样。这四幅油画记录了学院办学的精彩历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论证、争取和筹备,学校决定举办“公司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成立大会。油画家张晓飞先生听说这个消息,兴奋不已。4月13日他挑灯夜战,泼油舞刷,为研究院成立大会创作“大地母亲”组画,寓意“东南西北”或“春夏秋冬”。组画在2003年4月16日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捐献给学校。今天在大楼,不经意间就会体验到阳光、师生们活动的身影与油画形成奇妙组合的“美”!希望大家知道,美是生命价值的激情创作,美的作品会一直不停地被再创作,并因此超越个人体验,时间和空间。景观设计就是创造这样的美的职业,学院的办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制造美的景观设计师,为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大地留下拥有传世之美的作品。

第三个故事:张维迎先生对学院的支持。提到成立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我们还要知道另外一个名字张维迎,他与学院的成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观社会学》课上有推荐选读张维迎老师关于市场思维的专著。论证成立公司设计学院,历时三年,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最后时刻才决定成立“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这个名字并不是俞孔坚老师最初的期待,却已经是难得的巨大“成就”。推动学院(研究院)成立的过程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阻力,在关键的时刻,董事长助理张维迎老师自告奋勇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这一果敢担当行动,让成立研究院得以正式通过。这个特别细节告诉我们:只要有超前的理念和超前的勇气,无论多么艰难,都会得到坚定的支持;紧要时刻,个人的责任担当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力量。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并感受到这样的力量,一生拥有这样的力量并拥有应用这样力量的勇气。

第四个故事:高高陈列的自行车。阳光厅窗台上陈列的自行车应该是学院新楼“一号藏品”(作者按:“大地母亲”作为“一号”或许更加合适)!它的后面是学院发展历史上将自然人文社会学科与设计学相结合的精彩故事。2002年在俞孔坚老师的生态规划研讨课上讨论乡土文化遗产,大家发现和长城相比,京杭大运河几乎是“默默无闻”。这个发现令大家感觉有些错愕。很快进一步探讨发现,罗哲文、郑孝燮等老一辈文物专家在之前已经发出重视大运河研究和保护的呼吁,但没有引起特别的反响。于是,在讨论课上,我们就决定研究京杭大运河。一周后,一位外专业选修的同学在讨论发言中说,“我的导师说,做景观设计的不要去研究京杭大运河,不要来破坏我们的专业。”这一“建言”没有阻止我们。2004年,经过近两年的筹备,我们采取了全程骑自行车考察京杭大运河的方式研究京杭大运河。这次考察,收集了一吨多纸质资料、上万张照片。我们一路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我们把京杭大运河文化与保护带进了公众视野。经过近10年的整理,出版的90万字《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专著,为京杭大运河在2004年的生存状态做了详尽记录。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只要研究京杭大运河,这本书都将是绕不过去的“一手材料”。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方式,我们不仅从事研究,通过设计保护和改善环境,我们还创造并向公众传播设计相关的文化。

第五个故事,楼北侧的郎枣树。估计还没有同学没有留意到那棵枣树。今年春天我把它从蓝旗营小区移植到这里,还没有挂果,关注的人应该会少很多。这棵树的背后,是一位与学院相关的本科生,她的名字叫辛颖。辛颖是环境学院的本科同学,一年级选修《城市生态学》后就一直参加俞孔坚老师和我的研究。2002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竞赛场地调研。有一天从现场回来,她说,给您看一张很特别的照片。画面上的奶奶看到辛颖背着大相机,说,“能否请你给我们与院子里的枣树照张合影?”奶奶告诉辛颖,“这棵树是我们家爷爷在嘉庆八年从朗家园搬到洼里时种植的郎枣树。”因为这个发现,在我们的竞赛方案中尽最大可能保护了场地上所有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的树、农田和湿地。这个方案成为那次竞赛中唯一由中国人主持的获奖项目。因为英语六级考试差一分,辛颖未能如愿通过免试推荐成为俞孔坚老师的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到北京排水集团工作。辛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传播我们的生态规划思想;她两次参加并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先后在职获得中国科学院心理学和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还是在读研究生,就为灾区撰写了“地震灾后居民心理辅导手册”,分发到救灾一线;她用自己丈夫的名字设立“微公益基金”,为贵州和云南山村学校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山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非常不幸,因为从小生活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工厂,辛颖,还有不少和她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不幸在正值壮年时患上脑瘤,她年轻有活力的生命止步于2019年春节假期。我和她最后一次通话,她告诉我,她回访了每一所自己资助过的学校。

2011年带员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习,把那棵嘉庆八年种植的郎枣树旁拔了一棵小苗种到了我居住的小区,今年我把它移植到学院新楼院内。各位同学,我们生活的大地,还有太多的环境等我们的去治理、太多环境与人的健康等我们去救治、太多的生态等我们去保护。我曾经问工作后每天忙碌却快乐的辛颖,“你整天‘不务正业’,你的领导如何容忍你?”辛颖说,“很简单!我把每件事都做到比他们期待的更好!”各位同学,把每件事情做到比甲方、比社会、比规范标准的要求做到更好,应该是对设计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大地和建成环境才会通过我们的工作变得更美。换句话说,就是俞孔坚老师在今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勉励毕业生说的,“修改写在大地上的文章”,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对自己事业和人生的真诚期待。

最后,回到我的任务“总结”。刚才在听各位老师和同学发言的时候,想起一首各位同学不一定熟悉的老歌。歌中有这样两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苏芮原唱《酒干倘卖无》,罗大佑、侯德健词,侯德健曲)。每一代人有自己喜欢的歌和旋律,不变的是,歌声一直流传。歌声中,总有一种东西是一直不变的,不需要专门想起,却一直流传,永远也不会忘记。刚才,老师们和同学们对未来的期待令人热血澎湃。我想和大家分享思考的一个问题:大家进入到建筑与景观学院,除了学习到的规划与设计知识、技能外,还有什么东西是只属于这个学院?它们“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它们将伴随大家一生的职业生涯。它们是什么?它们一定不会是课堂上老师们刻意要传授给大家的专业知识,它们更像是加入这个大家庭就会自然拥有的精神气质。对公司而言,叫“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对澳门游戏网站而言,又是什么呢?我还没有答案。作为总结,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用三年或更长时间可能是一生来交一份答卷。

谢谢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国庆愉快!


李迪华

2022年9月30日


摄影/刘钿

编辑/朱亮亮